今天是:

2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材料化学

2个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771771威尼斯.Cm简介

771771威尼斯.Cm由1958年成立的化学系发展而来,2005年开始更名为771771威尼斯.Cm。学院内设化学系和化学工程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30余人。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本科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化学师资和化学化工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建设成为办学层次完整、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含机关5名兼职教师),其中:正高12人、副高21人、博士44人。有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井冈学者1人、“闽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省金牌教授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百千万工程人才人选2人、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井冈山大学庐陵学者3人、庐陵之星5人。聘请了国家杰青罗军华研究员、长江学者罗正鸿教授等国家级人才为学院兼职教授。推行校企互聘机制,选送7位博士到吉安市科技局、科协、教体局和石城县工业园管委会挂职,选送6位博士到本地企业长期兼职,聘请了30余位行业、企业的高级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创新创业导师等职务。

人才培养

学院设有化学(理学师范类)、应用化学(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材料化学(工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专业根据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要求从2020年开始停止招生;材料化学专业于2015年开始本科招生,201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2020年晋升为校一流专业,2020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建设项目,并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化学专业在原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的基础上,获批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2019年)和一流专业(2020年,2022年),并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顺利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2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校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建设项目。在同济大学对口支援政策帮助下,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录取的本科生经选拔后可在大二大三年级进入同济大学联合培养。

坚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一级学科视野下重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井冈山精神 + 学、训、研、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基础化学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分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无机化学为省级教学团队,化学化工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和化学新工科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坚持“理论、实践、科研相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共80余项;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级以上奖励25项;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项;在“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项,市级以上奖励3项;学生参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近年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超过27%,2022年达到了35.7%。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了毕业生数量的8倍以上,已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连续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2%以上,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的85%的平均水平。多次获考研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据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统计的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超过95%。用人单位对我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为98%。

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建设水平稳步提高,拥有江西省配位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腐植酸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海智计划”工作站、江西省化学工程与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吉安市化学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吉安市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安市污泥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安市高性能与环保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吉安市光电晶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5个市级科研平台。配备有核磁共振波谱仪、单晶衍射仪、高分辨质谱仪、扫描探针电化学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圆二色光谱仪、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铁电性能测试仪、荧光光谱仪、在线红外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供教学科研使用,总价值达4500余万元。学校为我院建设的一栋现代化的综合实验实训大楼,建筑面积达10000余平米,即将投入使用,届时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实训条件将得到大幅提升。

物理化学学科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点学科,材料与化工学科为校级高峰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校级高原学科。

科学研究

科研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研究特色逐渐凸显。围绕光电功能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能源电化学和精细化工等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团队建设,近五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11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在Adv Funct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J Mater Chem, Chem Sci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

服务社会

学院大力推进应用转型,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与吉安市工信局、石城县工业园管委会等政府机关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我校首个科技服务企业博士团,为本地区40余家企业开展了科技服务,得到了中国化工报、潇湘晨报等媒体关注。与红板(江西)有限公司合作,在我校率先推行“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红板“订单班”每年定向培养20位本科生,由企业资助学生学费和专业奖学金,得到了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搜狐网、江西日报、井冈山报等媒体的关注;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西嘉源香料有限公司在我院设立了“广源化工”和“嘉源香料”专项奖学金,每年定向奖励我院学生35名,生均奖励2000-5000元不等。有2项专利和2项技术分别转让给本地企业,在我校率先实现了专利成果和技术转让的突破。

学院将在现有规模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涵,大力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办学层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争取早日建成教学水平一流、科研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2022年9月)